雅文共賞

搞定壓力


搞定壓力文/摘錄自《商業周刊1188期2010.8》

 

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,讓首富郭台銘壓力大到失眠,金融海嘯後,世界變化更快,從企業家到員工,都必須面對抗壓這堂課。世界頂尖運動員,面對極度的壓力,為何能不失常?原來,抗壓是可以學習的!

台北時間八月十四日,來自台灣,經歷四次手部開刀的道奇隊中繼投手郭泓志,替代了原來洛杉磯道奇隊的終結者。

終結者,就是在比賽最關鍵的時刻才上場,左右最終勝負的人;球隊的榮辱,全繫於他一身。

為何郭泓志能站上這得之不易的位置?

場景回到六月二十日,郭泓志隨洛杉磯道奇隊來到波士頓的芬威球場,與地主隊波士頓紅襪隊進行跨聯盟比賽。這是他第一次對上紅襪,第一次到芬威球場。這個一九一二年創建的球場,是美國職棒現存最古老的球場。

古老,聽來深具歷史意義;其實,就是又擠又小。

郭泓志,七局下半上場救援 現場八萬隻眼睛,全盯著他一個人

到了七局下半,雙方平手,紅襪隊兩人出局、但攻上了一壘,郭泓志臨危受命,上場救援。

不像現代動輒五萬多人球場,芬威球場只能容納近四萬人,因為場地小,觀眾區緊鄰著內野區,當郭泓志站在投手丘,現場爆滿,多數支持紅襪隊的球迷,黑壓壓一片,像一大片烏雲,籠罩在他身上。

球迷震耳欲聾的叫囂聲,自四面八方,如潮水般湧來,形單影隻的郭泓志,彷彿滅頂。現場八萬隻眼睛,全注視著他。緊張氣氛中,郭泓志一上場,就被曾獲選為最有價值球員的派卓亞(Dustin pedroia)敲出安打;這下,情況更危急了。

但接下來,郭泓志只用了四個球,就三振紅襪當家左打強棒歐提茲(David Ortiz),化解危機。第八局,紅襪的光頭殺手尤克里斯(KevinYoukilis)登場,他今年對左投手的打擊率高達四成三八,也就是說,他專剋郭泓志這般的左投手。

沒想到,郭泓志還是不慌不忙的將他三振出局,成功完成中繼的任務。

美國職棒大聯盟資深球評袁定文說,由於芬威球場特殊氛圍,球迷鼓譟的功力,會讓人腦中一片空白,忘了球怎麼投。就連當年大聯盟勝投王的王建民,在芬威球場的失分,硬是比洋基隊球場高一倍,也在此吃下最多敗投。

由此,更顯現郭泓志解決紅襪最強打者群的高難度。因為,終結者除了要有一流的身手之外,還必須有過人的抗壓力。

曾雅妮,挑戰兩個世界第一,只要一桿失誤,就得跟冠軍說再見

台北時間八月二日,一百四十四位全球頂尖女子職業高爾夫球選手,包括年僅二十一歲,來自台灣的曾雅妮,來到英格蘭濱海皇家伯克戴爾(Royal Birkdale)球場,在凜冽海風中對決四天,爭取女子高爾夫球界四大賽之一的英國公開賽冠軍。

這是世界上最難打的球場之一,現場不時颳起強烈海風,還會下雨,雖是八月,溫度只有攝氏十度,要穿毛衣。在惡劣的環境中,選手比的不只是技術,更是臨場的沉重反應,因為,一桿的失誤,就可能導致比賽排名落後好幾名。

對曾雅妮來說,最難的,這是她第一次在職業比賽一開場,就取得領先,「保持領先比迎頭趕上難打,有如全世界五千多萬的觀眾只看你一個人打球,還得面臨對手緊緊追上的壓力」,資深高爾夫球球評王麗珠說。

到最後,曾雅妮領先的桿數也越少,竟然從領先四桿,被追到只剩一桿,只要一球失誤,就要跟冠軍說再見。

八日二日這天,這位台灣高球小天后壓力大得幾乎要崩潰,「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專注,不要在意比賽的桿數差距,不去想太多,但真的很難」曾雅妮說。

直到最後一刻,她穩定下來,偌大的天地,只剩下她,獨自承受一切。她緩緩低身,親吻了那顆小白球,接著,有如神助般,她揮出最漂亮的一桿,成為高爾夫球史上,第一個同一年度拿下兩項女子高爾夫球界四大公開賽,納比斯科錦標賽冠軍與英國公開賽冠軍的選手。

激動的曾雅妮淚灑球場,「最後一桿進洞時,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贏了,轉頭問桿弟,我真的贏了嗎?」她說,「當下的感覺是,我真的好累!」

這兩位在世界體壇創下紀錄的台灣人,不僅是台灣之光,還演出兩堂在世界頂尖競技場上,致勝關鍵的抗壓課。

經歷金融海潚,這世界,似乎隨時都會出其不意,來一場翻天覆地的劇變。哈佛商學院教授坎特(Rosabeth Moss Kanter)認為,要在新時代經濟環境下生存的公司,必須能夠抗壓。

職場求生的致勝關鍵,四成企業認為菜鳥最缺抗壓力

一0四人力銀行今年五月對六百多位企業主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,近四成受訪者認為新鮮人最需要加強抗壓能力,居各項需加強能力首位。

壓力、困境,聽起來很可怕,尤其富士康發生員工連續跳樓事件後,抗壓,更成為企業在管理上面對的頭號大敵。

然而,再怎麼大的壓力,都比不上運動員,他們背負千萬人,甚至上億人的期待,一瞬間,一球定江山。曾雅妮就曾經因壓力過大,一直輸球兩個月。

但現在,他們都以實際的表現與成績,證明了壓力是可以克服的,令人興奮的是,這抗壓密技,並非他們專屬,而是你我都能夠學得會。

袁定文分析,郭泓志能有如此好表現,是因為他的心態。當別人站在投手丘上,擔心著年薪,擔心著球不要被打出去,但郭泓志說,他的目標就是「繼續保持健康,能夠投球。」

「經歷過長時間傷痛的他,抱著能夠多投一次比賽,就是賺到的心態」得失心自然不會太重,袁定文說。

這當中,也隱含一個抗壓秘密──再緊張的比賽與比分,都不要有雜念,就是投球就好。從科學的角度看:「壓力時刻,你要讓你的神經迴路正常運作。」

以近十年來,也是當今大聯盟最強的終結者洋基隊李維拉(Mariano Rivera)為例。

二00三年美聯冠軍戰,紐約洋基對波士頓紅襪的第七戰,李維拉在比賽後半段登場,在離開牛棚登上投手丘前,他走進一旁角落,輕輕的哭泣了起來。

「我覺得我肩上好像有千斤重擔」李維拉如此形容他當時的感覺。身為救援投手,李維拉總是在壓力最大的第九局登板,他的任務就是在局勢最吃緊時,終結對方的反擊。大多數人會把這種龐大壓力視為負擔,李維拉卻只能去面對它。

可以說,李維拉能夠成為最出色的終結者的訣竅,就是他面對壓力時,仍能投出獨步大聯盟的卡特球(cutter)。

許多人有這樣的經驗,明明考試準備得很充分,但到考場一緊張,全忘光了。

密技一:別怕,不要想太多,目標只有一個,做自己能控制的事

李維拉如何在關鍵時刻,不失常?

用科學的語彙說,當教練要李維拉上場,他只要啟動自己的卡特球神經迴路,由大腦額葉運動皮質區執行動作計劃,傳輸到運動神經元,便能指揮肌肉投出。

然而,為何李維拉與郭泓志做得到,其他人卻不一定?

答案就是神經迴路被干擾

事實上,專業的運動員在一再練習下,動作都己經「自動化」,幾乎不需思考,便能精確控制肌肉,就像我們每天出門時,不需要思考就會隨手關門一樣。

但比賽當下高壓力,卻會讓選手分心──想起上次失敗情景,或是贏球能拿到多少獎金──這些認知思考的介入,都會讓原本專注在動作的大腦,分散資源去處理,無法精準控制肌肉。

產生干擾的兩大關鍵,一是語言、邏輯分析能力有關的大腦左顳葉區(位於左太陽穴)。專門研究運動心理學的台師大體育系教授洪聰敏說,射箭選手的實驗發現,在射擊時大腦額葉運動皮質區與左顳葉區間,訊息傳遞越少,成績也越理想。

另一是控制恐懼的中樞──大腦杏仁體。當因壓力產生恐懼時,會使血壓升高、心跳狂奔,產生負面情緒與退縮,導致神經迴路中斷,也影響運動控制的表現。

因此,要維持神經迴路正常,用通俗的話來說,就是別怕與別想太多。

通常,我們會因為曾經失敗而害怕,但在一九九四年世足賽中,因射門失敗而成為「民族罪人」的義大利球星巴吉歐(R,Baggio),四年後,卻在同樣一球定生死的十二碼pK大戰,擺脫四年前的陰影,一腳就射進球門!巴吉歐說: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還相信我,但重要的是,我相信我自己。」

再舉李維拉的例子。他上場時,往往壘上都有跑者在那裡跳來跳去,令投手心煩氣躁、自亂陣腳,但李維拉說:「這(壘上有人)是我無法控制的事。」「木已成舟,我就不去想了。如果你一直想這件事,你就會有壓力,你就無法完成任務。所以幹嘛去煩惱這種問題?」

該怎麼做?他說:「我得把打擊區上那個打者解決掉,這才是我能控制的事。」

郭泓志也會教你同樣的方法。美國時間六月二十六日,五萬多名的球迷擠滿道奇球場,六局下半,紐約洋基隊攻下兩個壘包,隨時會得分之際,郭泓志一上場,只投了四個球,就三振了當天的壽星、洋基隊隊長基特,最後總共用十八球解決了五個打者,其中兩個是三振。

這是一場一百比一的對決,年薪九十五萬美元的郭泓志,擊敗了五個加總年薪九千五百萬元(超過約合新台幣三十億元),地球上最奢華的打擊陣容。

如果,郭泓志想著年薪、想著紀錄,一絲絲細微的念頭偏差,都會牽動大腦左顳葉與杏仁體的活化,產生思考、無慮與恐懼,而影響表現。

郭泓志的啟蒙教練黃銘川說:「通常,郭泓志在一場球賽中,不會多想別的,目標就只有一個:解決打者讓道奇隊贏。」

曾雅妮的狀況亦然。王麗珠說,英國公開賽冠軍對於曾雅妮來說,不僅僅是三十七萬五千美元(約合新台幣一千二百萬元)獎金,更是歷史上從沒有人同一年度拿到這兩大冠軍。

密技二:放空,只專注當下,用美好事物,喚醒最好的成功經驗

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頂峰,曾雅妮心理知道這個冠軍的意義,她越想要創紀錄,心中越可能出現心魔。

曾雅妮如何克服,幕後其實是一段長時間的心理治療。去年職業高爾夫球巡迴賽剛開賽,曾雅妮成績落到了世界排名第二十三名。有兩個月時間,她深陷低潮,最後只能求助心理醫師。曾雅妮的醫師葛蘭姆(Deborah Grahae)鼓勵她「活在當下」,並教她,一邊把每天、每一桿打球感覺記下來,一邊用美好的事物增強記憶。曾雅妮選擇用自己喜愛的江蕙的歌,一邊哼歌一邊打球,表面上是紓壓,實際上,是透過歌聲記下最有感覺、最好的打法,在比賽時間用歌曲來喚醒自己的神經迴路。

洪聰敏說,其實這套「關鍵詞」訓練,已運用在世界各國的奧運選手訓練上。這與科學上的「制約反應」相似。生理學大師巴夫洛夫(Ivan petrovich pavlov)知名的制約反應實驗,當餵狗時就敲鈴,最後狗只要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口水。

這些天賦異稟的頂尖選手,尚且要如此訓練,何況一般人。既然抗壓能力,是左右勝負的臨門一腳,為何我們難以做到?

因為,正如運動員每天不間斷的練習,我們的「心魔抗壓肌肉」,也必須持續鍛鍊,才會強壯。現在,請你閉上眼睛,以一呼一吸為一次,數到十;你會發現,一開始,才數到三或四,就被念頭打斷了。

然而,如果你持續鍛鍊,將發現自己越來越能「無念」,只認真於當下的事物,不再有無謂的擔憂、害怕。

這種鍛鍊,就是我們在背負極限壓力的運動員身上,所看到的「放空」、「專注當下」的力量。有一天,當你如飛瀑般的妄念平息之時,也是靈光湧現,關鍵能力得以充分揮灑之時。


上一則:富翁的屋簷
下一則:尊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