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文共賞

要命的水


一個從東邊來的中度颱風,讓台灣在24小時內,從7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危機,掉進另外一個50年來最嚴重的水患危機。

台南麻豆、學甲,嘉義民雄、水上,高雄甲仙、桃源,屏東林邊、佳冬,台東知本、太麻里等數十個南台灣鄉鎮,26%的國土淹水,宛如漫漫汪洋中載浮載沉的星星孤舟。

莫拉克颱風侵襲三天,屏東山區累計雨量超過2500毫米,幾乎把台灣一年的雨都下光了。全台共有14個測雨站單日雨量突破1000毫米。史上前10大降雨排行榜裡,莫拉克就「霸佔」了九個。

蓄水率瀕臨下限的石門水庫(31%)和曾文水庫(25%)都開始洩洪。行政院原本要召開的第六次抗旱會議,已無人關心,部會首長急著南下搶救水災。

孤處在新營市中心的台南縣政府,四周淹大水,縣長蘇煥智被困在救災指揮中心裡,心情焦急。他剛剛得知,哥哥在七股經營的養雞場淹沒,一萬多隻雞全部溺斃。

這是台灣最大的反諷,天災(乾旱)要靠天災(水患)來解除。這次淹大水的南台灣,正好是台灣最乾旱的區域。可是豪雨下個幾天,灌飽水庫,未來兩、三個月如果持續高溫炎熱,也沒有颱風報到,到了明年初,台灣又將拉起乾旱警報。

莫拉克登陸之前三天,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,在接受採訪時,就預言這個颱風的雨一定「非常大」。台灣的氣候變遷太極端,加上今年海水溫度升溫,颱風吸納更多水汽,下起雨來將十分驚人。

但是,用傳統方式看待颱風的官員,仍只盼望颱風帶來雨水,解決旱象。忽略了極端氣候在量與速度上的詭譎。

鑽研氣候變遷超過20年,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就指出,氣候變遷的威脅,不只在於變得極端,更在於它變得極快。

不久前,氣候學者還預測,台灣將進入10年大旱的週期,在未來40年內,甚至可能面臨沙漠化的危機。不到一天,說台灣缺水立刻變成笑話。

每年忙著搶救水災、旱災的政府官員,如何因應21世紀的常態 - 極端氣候?依賴颱風解旱的宿命,能不能靠有效的管理,讓台灣有更穩定的水能源,不再和天對賭?明明是全世界降雨最豐饒的台灣,為什麼還會缺水?

關於水是多是少,台灣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胡南澤的神經最敏感。8月初,胡南澤早已焦頭爛額,抗旱會議開了5次,一次比一次緊張。

就在宣布北部即將進行第二階段限水之際,颱風警報化解了他的籌水危機。胡南澤的憂慮大逆轉,從水太少變成了水太多。胡南澤在台水公司工作了27年,已漸漸能接受,他的抗旱焦慮每隔一兩年就得發作一次。

旱澇迅速交替的劇本,近年來不斷在台灣重複上演,常常是水災過後三、四個月,就傳出水庫蓄水量逼近下限,稻作休耕,夜間減壓供應。

2001年納莉颱風,大半個台北市泡在水裡。剛從美國回台灣工作的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劉紹臣,在泥濘中搶救儀器。他全身沾滿泥巴,無水可用,還跑到中研院內的噴水池沖洗。專門研究氣候變異的他當時也沒發現,未來這幾年,台灣的水危機會年年升高。

氣候變異水危機愈來愈升高

那一年夏天,總共有7個颱風掃過台灣,平了過去50年紀錄。不過,隔年的上半年,全台雨量驟減,不到平均值一半,成為雨下得最少的半年。新竹科學園區的廠商為了搶水,還得出動水車到處買水。

半年之內,北台灣同時經歷大水和大旱。水患之後緊接著乾旱,同樣的狀況,過去10年內,在台灣已經出現5次,如何同時治水又不缺水,儼然成為台灣最嚴酷的挑戰。

水已是這個世紀地球最重要的戰略資產,不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「資源」,而是有其極限的「能源」。各國政府逐漸把施政焦點從CO2(二氧化碳),擴大到H2O(水),聯合國從去年開始進行「水的十年」運動,今年公布的《全球水資源發展報告書》中更明白點破,全球水危機日趨惡化,到了本世紀中期,全球五大洲將有70億人面臨缺水危機。

台灣也不例外。

台灣警報水不患寡而患不均

台灣每年平均降雨量,是世界平均值兩倍半。老天一年降給台灣900億噸雨水,可以把大小40幾座水庫灌飽45次。但是,為什麼台灣還不時會缺水?

台灣的水危機,癥結出在「不患寡而患不均」。

長期研究降雨趨勢的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汪中和分析,台灣降雨北多(年平均2800毫米)、南少(年平均2200毫米)。過去10年,南台灣幾乎年年春旱,原因就在於,南部降雨有九成是集中在5~8月,豐水期一過,馬上就要面對枯旱。

汪中和觀察,過去60年,台灣四分之三的國土,總雨量都在減少之中,降雨天數也從過去的195天,到現在南部只有130天。

「台灣會進入10年一個週期的大乾旱,」汪中和指著電腦裡的台灣降雨地圖說。

除了降雨量、降雨天數減少,降雨型態的改變,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。

中研院人文館11樓,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辦公室窗外,雨又急又大。劉紹臣最近幾年,有一半的時間都在「讀」雨。

他發現,在過去50年內,台灣最強降雨出現的頻率增加一倍(台灣過去百年平均溫度上升1.1度。溫度每上升1度,就會增加7 %的水汽,使得大氣對流更旺盛,出現強降雨),這也意味著,台灣比過去更容易遭遇洪水肆虐。這次莫拉克颱風在多處創下一小時100毫米的恐怖降雨,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台灣天空下最弱毛毛雨的機率已下降一半,小雨天數也減少一半。台灣弱降雨減少,是全球最明顯的區域之一,土地缺少小雨潤澤,沙漠化的風險提高。

劉紹臣還預估,到本世紀末,台灣最強降雨會增加280%(這是節能減碳的狀況下)到560%,最弱小雨將減少80%,一年只有7天小雨。也就是說,台灣不但水災會更多,旱災也會更頻繁,「這比我過去設想的還要嚴重很多,」劉紹臣憂心地說。

管理錯誤誰要水就給他水

「暴飲暴食」型的降雨型態,提高水資源管理的難度,偏偏這又是台灣最弱的一環。

聯合國的水資源報告書直指,水資源最大的危機,是出在管理錯誤,使得水資源被過度使用和錯誤使用。

這兩種錯誤,台灣都犯了。

台北科技大學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鎮洋提醒,台灣的水不是不夠,而是管理不夠。水資源管理者都是供應優先的想法,只要有人、有工廠要水,先是「挖東牆補西牆」,再不夠,就要稻作休耕,完全沒有體認到,「水資源有其極限。」

從省水利局、水利司一直做到水利署長,陳伸賢的公務員生涯始終離不開水,去年洪災斷橋遭監察院彈劾,先前又因乾旱四處調水,現在則是南下治水。他坦承,政府決策的用水思惟的確需要調整。過去只要用水單位提出需求,水利署二話不說,給水了事。

如今,給水政策改弦易轍,「以供定需」,守住總供應量不變。要水?自己提解決方案。台塑六輕擴廠、桃園科技園區的用水,最後都是興建海水淡化處理廠才過關。

水管漏水一年漏掉上億台幣

用水之外,更該受到關注的,是「用什麼水」。

汪中和從引水趨勢圖觀察,台灣地表水的引用量,每年減少一個南化水庫(1.5億噸),這就表示我們是抽取更多的地下水,來補充地表水的不足。

汪中和統計,在過去30年內,台灣地下水累積透支超過300億噸(大約136個石門水庫),就算現在停止抽用地下水,也要10年才能補回超抽的水量。更何況,超抽地下水,已經讓台灣地層下陷面積有10個台北市之多,這次淹大水的屏東林邊、佳冬,就是因為超抽地下水,地層下陷嚴重。

另外一個管理漏洞,出在水庫管理與自來水管線「漏很大」。

劉紹臣比喻,從前下一場雨,雨水在入海之前,會在土壤停留2天,在高度都市化之後,土壤吸收力退化,雨水2個小時就會衝進海裡,想留住水,更需要仰賴水庫。

只是,台灣水庫容量小,總共只能容納20億噸的水,水庫每年至少要喝飽3次(石門水庫要5次)才夠用。遇到颱風太少或間隔太短,供水就可能左支右絀。再加上水庫淤積嚴重,總容量已經減少22%,光靠水庫,解決不了長期的水資源需求。

水管漏水更是長期縱容的管理疏失。

台灣自來水管漏水率超過22%,比全球平均值18%高(日本只有7%),除了浪費也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。以台灣自來水公司為例,去年營收僅267億台幣,一年管線就漏掉相當於74億元的水。用純益計算,台水一年漏掉的錢,可讓公司獲利增加100倍以上。

胡南澤不諱言,管線漏水讓公司一年平白「漏掉」數十億元,卻也無法有效解決。根據國際水協會(IWA)的標準,每年要更換總管線長度1.5%,才算不浪費水,相較之下,台灣每年的換管率只有0.65%。

行政院也注意到難堪的漏水率,利用擴大內需方案補助水公司,未來4年將有272億元經費汰換管線。即使如此,3年之後,台灣自來水管線漏水率,也不過勉強達到世界平均值而已。

水公司總說水費過低造成營運困難,無力更換老舊管線。台灣自來水公司累計負債將近500億,平均每度水的銷售成本10.88元,平均水價只有10.84元,等於每賣一度水,就要虧本0.04元。

負責大台北地區供水的台北自來水事業處,去年雖然有1億800多萬盈餘(台北市每度水費8.2元,每賣1度水淨賺1元),也負擔不了數百億元管線汰換費用。

就算是水公司的藉口,台灣的水價也確實過低。

從原始水價來看,台灣平均每度水價只比中國和韓國高,根據各國國民所得算出相對水價後發現,台灣每度水價竟然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。水價15年沒有調整,這期間,台灣國民所得已成長了55%。

水利署長陳伸賢說得很無奈,水價是政治問題,沒有人敢碰。水費只佔家庭消費支出的0.4%,遠低於國際標準的4%。即使是工業用水,企業的水費支出佔總營運成本也不到1%,毫無誘因鼓勵使用者節水,也扶植不起台灣的水利產業。

「我們是用不太高的價格,得到不太滿意的水質,好像變成了一種恐怖平衡,」林鎮洋形容,如果無法改變用水習慣,並且監督水公司的管理,台灣永遠脫離不了缺水夢魘,民眾也學不會珍惜水資源。

以平均每人每天民生用水量來看,台灣總平均274公升(台北市更高達330公升),比全球平均值高14%。工業的循環用水比例也只有57%,日本、德國都已經達到90%。

林鎮洋還記得,他在留學德國時,曾參觀一間用水量很大的工廠。負責人驕傲地告訴他,工廠絕對不浪費水,從萊茵河拿多少水,就補回去多少水。德國身為工業大國、全球第一大出口國,一年降雨量還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一,人口是台灣三倍半,卻很少缺水。

極端氣候天氣愈來愈難預料

颱風催來的及時雨,或許已讓人忘記,今年將會是極乾涸的一年。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(NOAA)在一個多月前觀測到,太平洋海水溫度已升高一度,且持續增溫,北半球冬季聖嬰現象會達到最高點,乾旱將使農作物收成欠佳,影響全球糧食價格。

負責糧食採購的大成集團大宗物資部資深經理周肇祥就有深刻感受,這幾年內的糧食價格,受到非基本面因素的影響更大,氣候就是其中的關鍵。

他現在買期貨,必須「猜」天氣,「猜」會不會下雨。只要一有乾旱,糧食價格必然上升。

例如,過去三年澳洲發生百年大旱,小麥歉收,造成全球小麥庫存嚴重不足,帶動麵粉價格大漲,接著玉米、黃豆價格一一跟著走揚。

像是推骨牌,澳洲乾旱,連帶使得乳製品、肉價、沙拉油價等糧價也一路攀升。

周肇祥透漏,今年中國東北和印度雨水不夠,南美黃豆生長狀況也不好,糧食價格將在今年繼續走高。

「每天都要做決策,買不買?買多少?判斷對或錯,影響真的很可怕,」周肇祥說。

隨著氣候愈走愈極端,天氣愈來愈難猜,柳中明建議,與其看老天臉色,不如從水源多元化的角度,重新思索台灣的水政策。

台灣所有的民生、農業、工業用水,全部都吃一樣的自來水,但國際水協會已經從用水端思考起,鋪設兩種不同的管線,區分淨水與原水,減少供水壓力。

「台灣的房子都像穿了雨衣,把水擋掉。未來,大樓要像一棵樹,能把水儲存起來,」柳中明比喻,在大樓大規模建立雨水回收系統,不但可降低洪水威脅,還能減輕對水庫依賴,是成本最低的解決方案。

「沒有水就沒有未來,」陳伸賢6年前到南非參加全球永續發展高峰會時,就不斷聽到專家警告,人類生存最大的挑戰、全球衝突的導火線,都脫離不了水。這是享受德國人九分之一水價、每天用水比德國人多一倍的台灣人,不得不面對的現實:台灣其實一直都在水太多或水太少的極端中擺盪,沒有奢侈用水的條件。

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管理極端氣候,該用什麼規格?

為什麼相較之下CNN的氣象預測,比台灣氣象局還準?

為什麼學者早就料到會「下大雨」,政府仍用尋常處理「颱風」的規格,對待莫拉克?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汪中和,指出台灣氣象預測、救災體系的盲點……。

台灣過去超乎尋常的降雨,分別出現在1994年8月、1998年10月和2001年9月,雨量一次比一次大,像三級跳,愈跳愈高。

以往,從一次強降雨,到另一次強降雨,可需要3~4年時間累積能量。現在不一樣了,一年就發生。我擔心,下一次強降雨,會不會在一年內就出現?

莫拉克颱風,一開始大家注意的焦點都在北部,沒想到雨勢最大是南部。現在預測天氣比以前難很多,氣候變化速度太快、強度太高,超過以往的法則和模式理論。

若仍憑過去的經驗值做預測,往往會低估。氣象局在風力預估上,沒有太大誤差,最大的失誤是雨量。

台灣位在全世界最大大陸,和最大海洋的邊緣,極端氣候的衝擊也比其他國家大。因此,我們應該做最壞的打算、最好的準備,要比別人更儆醒。防災體制、應變速度,也要比以前更有效、快速。

但是,政府對全球暖化太輕忽,甚至沒有看到它對台灣的傷害會這麼大。

全球暖化應受到更高的關注

發生大水災,不能只是責備水利署或是氣象局,全球暖化事關國家安全,應該受到更高的關注。行政院有一個永續發展委員會,主任委員就是行政院長,他應該可以發揮很大的功能,只是他沒有。

荷蘭、英國、日本、美國等國,氣候變遷、永續發展的位階已經是國家安全層次,地位非常重要。以荷蘭來說,它已經超越所有部會,有指導、掌握國家發展走向的高度。

事實上,台灣面臨的危機不只是颱風,還有旱災、地震。

今年8月以前都沒有颱風,我心裡一直很擔心,因為,每次颱風都會降低地震發生的機率。颱風會引發很多的慢地震、小地震,把能量消散掉。莫拉克颱風大大降低台灣發生大地震的機率,也稍稍紓解了我的擔憂。

今天,我們真是活在一個氣候變化極端、快速的年代。


下一則:150元的奶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