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文共賞

中 秋 節


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。

根據史籍的記載,“中秋”一詞最早出現在《周禮》一書中。

到魏晉時,有“諭尚書鎮牛淆,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”的記載。

直到唐朝初年,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。《唐書·太宗記》記載有“八月十五中秋節”。

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,至明清時,已與元旦齊名,成爲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,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。

根據我國的曆法:

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,爲秋季的第二個月,稱爲“仲秋”,而八月十五又在“仲秋”之中,所以稱“中秋”。

「節日」和「節氣」不同。 節日是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。

各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的節日。

一些節日源于傳統習俗,如中國的春節、中秋節、清明節、重陽節等。

有的節日源於宗教,比如基督教國家的耶誕節。

有的節日源於對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紀念,比如中國的端午節、國慶日、青年節等等。

另有國際組織提倡的運動指定的日子,如勞動節、婦女節、母親節。

節氣是是二十四節氣,是我國自古以來的「年曆、月曆」。

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、氣候現象、氣候變化三種。

反應季節的是;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,又稱八位;

反應氣候現象的是;驚蟄、清明、小滿、芒種;

反應氣候變化的有;雨水、穀雨、小暑、大暑、處暑、白露、寒露、霜降、小雪、大雪、小寒、大寒。「節日」和「節氣」各行其是,互不相干。